近日立冬,北方一片初冬萧瑟的景象。特别是东北地区,黑龙江下大雪上了热搜。
照片和视频中人类能看到,不少路上的行人,身披着一件宽大的军大衣,在大雪中穿梭;负责清扫积雪的人们,身着军大衣伫立在雪地里,奋不顾身地工作着。
军大衣,这一件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服装,不仅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常备的服装,更是曾经风靡一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件绿色的军大衣不仅能御寒保暖,还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你的家境和出身良好——与部队相关,且家境殷实,属实有面子。
但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军大衣在冬季的出镜率似乎越来越低了。原来,我军早在07年就对军大衣进行了改革,老款的军大衣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这件发明了已经有100多年的衣服,为何会被我军淘汰,并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呢?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第一步要弄清楚的是,军大衣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发明的这种衣服。可能很多朋友会认为,这件衣服在我国曾经风靡一时,自然是我国的本土产物,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军大衣是在二十世纪初由英国人发明的,并于一战时期被正式投入战争使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国作为协约国,与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在欧洲战场作战。
当时的英国是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在战争中投入的单兵成本是最高的,给士兵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好的。
到了冬天,英国军队为了抵御寒冷保持战斗力,就将保暖效果极佳的棉、羽绒等物为内核,将原本的风衣进行了“升级”,制作出了最早的军大衣。
欧洲大陆的战场大多分布在在如今的西欧北部,即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地,到了冬天,当地气温十分寒冷,军大衣在士兵行军、作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起到极大的御寒作用,能大批量减少因为冻伤导致的非战斗性减员。
而相比较于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大洋暖流“照顾”的西欧,欧洲东部的沙俄/苏联显然天气更加寒冷。
俄国人对军大衣同样情有独钟,而且他们的需求似乎比英国人更加“刚需”——天寒地冻的莫斯科、圣彼得堡,以及乌拉尔山东边一望无垠的西伯利亚地区,在那里生活的人们,都需要军大衣来御寒。
早在沙俄时期,军大衣就已然浮现在俄国人的生活中。著名的俄国作家契诃夫生活在十九世纪末,在他的作品《变色龙》中,身披军大衣的奥楚蔑洛夫令人印象深刻。
只不过当时沙俄的生产力条件有限,大部分的军大衣还是“风衣”性质,真正能够抵御凛冽寒风的军大衣无法大批量生产,不能给军人定量安排分配的军大衣,自然称不上“军大衣”。
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进程。无论是一战开打时的沙俄,还是二战爆发时的苏联,都是当时英国的“盟友”,资源方面的共享,让苏联的军大衣有了生产模板,供应量也逐步跟上。
特别是二战中的苏德战争,德军在天寒地冻之际攻入苏联领土,苏联士兵身着厚实的军大衣与敌人周旋,极大丰富了他们保家卫国的物质条件。
有数据统计显示,德军在苏联境内大约有超过30%的伤亡是非战斗性减员,大多都是在冬天被冻死在战壕里的。
而我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自然也得到了英国和苏联等盟友的大力援助。
除了武器装备和粮草之外,军大衣作为冬季作战的必备服装,也随着军事层面的交流进入了我国。建国初期我国与苏联来往极深,军大衣也从那时候开始,郑重进入了我国,并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信看过电影《长津湖》的朋友们都有印象:当时入朝作战的我志愿军部队,从南方拉练修整而来便直接接受入朝作战任务,部队在10月末到达朝鲜后因为天气严寒而十分被动。
这一描写基本符合史实,因为朝鲜的纬度与我国东北地区接近,气候十分相似,所以从南方来的士兵因为没有及时来更新服装,被当地的严寒气候“打入冷宫”。
时任我军后勤司令员的洪学智将军,发现了我军在冬季装备方面的严重不足,于是竭尽全力拉动产能,将各种保障物资源源不断输送至前线,这其中既有我们很熟知的“炒面”,也有大批量的军大衣等装备。
军大衣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它御寒的功效极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用途十分多样。
因为其宽大、保暖的属性,不仅仅可以当衣服,更可以当被子、坐垫等,或枕或盖,甚至还能当睡袋。
而且不少装备匮乏的士兵,还可以分着用或者共用,衣服即便是破了也可以打打补丁继续穿,不影响大部分时间的行军打仗。不过相比较其优点,军大衣的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太重了。
抗美援朝初期的军大衣,最沉的重量可达10公斤,对于大多数士兵,特别是一些身材较为瘦小的战士来说实在不太友好,十分累人,易影响其行军速度。战士们本来就身披枪械等装备,再穿上军大衣,巨大的重量会加速体能的消耗。
在外观和造型上,模仿苏联式军大衣,变成双排扣的同时,广泛采用涤棉面料,减少了更加沉重的荞麦等(早期很常见)。
虽然由于棉花产量的问题,涤棉面料正式成为军大衣通用面料已经是“65式”的时候,但随着产能的不断的提高,军大衣的款式也在一直更新升级,能够同时满足民用和军用的双重需求。
说到这里不得已提一句军大衣的款式。按照年代区分,即军大衣款式面世的年份,我军历史上的军大衣主要有以下几种款式:“50式”“55式”“65式”“85式”“87式”“07式”“21式”。
前文提到的抗美援朝初期军大衣,是1950年我军首次统一配发的冬装,洪学智将军将其运用到了抗美援朝中,解了我军冬季作战的燃眉之急。
而到了1955年我军首次授军衔的时候,“55式”军大衣应运而生,其肩膀上可配有军衔标志,真正成为了官兵身份地位的象征。不过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原因,真正能穿上军大衣的,大多数还是我军官兵,还未能普及到老百姓身边。
而真正风靡全国、让军大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就是“65式”了——这款军大衣正式采用了涤棉面料、双排扣,色彩也不只有绿色,还增加了深蓝色。
该款式保暖效果更加,还耐磨耐脏,不仅成为了部队官兵的标配,还因为其成本的降低,成为了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在社会层面上穿着人数最多、流行最广的服饰。
而且,后来的“85式”“87式”军大衣,都是在延续了“65式”军大衣的基础上进行了少量修改,比如将其原来的塑料扣子变成了金属扣子,除此之外的面料和样式与“65式”无异。
影视剧中大多数的军大衣,都是源自于“65式”的设计,军大衣的样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分深入人心,成为了一款家喻户晓的冬季必备服饰。
不过,在我们的印象中,近年来军大衣的普及率似乎没有以前高了。而且,风靡了超过40年的“65式”军大衣,在2007年的时候被我军正式淘汰,并逐步从军方和民间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以至于。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前文我们提到过,我军在进入新世纪后依然在不断推进军服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加强完善我军的冬季装备,于是有了新一代“07式”军大衣的彻底更新。
“07式”军大衣的款式非常多,除了士兵和军官的常服大衣之外,还有迷彩大衣、训练大衣等。
其中,根据训练内容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军官的常服大衣面料为羊绒,士兵的常服大衣依然是相对厚实的棉织品,只不过这种新型棉制品的质地更加轻盈,且更加耐脏、易保存,不会像曾经的军大衣那样沉重。
而且更重要的是,除了军大衣之外,我军的冬季常备军服也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更新,这让在极端严寒天气下执行任务的士兵,无需像曾经一样过度依赖军大衣的保暖效果了。
首先,军官和士兵的冬季常备军服,慢慢的开始有了加绒款式,具有了保暖的功能;其次,部队还会有专门的冬季保暖内衣、内裤等,足够保持身体的热量;
还有,在非官方的场合,军官和士兵可以在军服里穿着较为轻便的毛衣,或者是外面套上羽绒服来御寒......
如今的军大衣已经更新到了“21式”,其款式和花样已经超出了所谓“大衣”的范畴。
比如有军大衣样式的羽绒服,面料舒适轻便且御寒效果不输传统军大衣;内加热军用羽绒服,这是专门为北方边疆的战士们设计的,适用于各种极端严寒天气,其自主加热的功能还能够准确的通过室外温度来调整。
总之,在各种条件的叠加之下,以“65式”传统军大衣为代表的老式军大衣,在部队已无了生存空间。
而在民间,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迫切地需要军大衣来御寒,或者凸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不过,军大衣虽然被我军“淘汰”,且民间的普及率也直线下滑,但它依然代表着几代中国人对于祖国冬天的美好回忆。
我们看如今很多的影视剧,特别是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故事,总是少不了军大衣的身影。
比如去年爆火的《人世间》,故事发生在东北,绝大多数场景都在冰天雪地中发生,人手一件军大衣是标配;
电影《钢的琴》讲述的同样是我国东北产业工人下岗再就业的故事,身着军大衣拉手风琴的陈桂林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还有电视剧《悬崖》,故事发生在哈尔滨,每个人几乎都是审身披着军大衣在大雪中走来走去......
在那个年代,由于社会上普遍缺乏物质基础,人们的生活大体上都很清苦,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而言,能够拥有一件御寒保暖的军大衣,是很多人的奢望,也是家境殷实、有部队背景的一种隐形象征。
尽管传统的老式军大衣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军大衣带给我们的温暖,恐怕会长久保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更何况,当我们如今已不再依赖军大衣,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比当年有了显著提升。
我们在衣着的色彩方面已能不满足于当年最常见的蓝白灰,有更多的选择权,冬天身着的棉服、羽绒服款式也慢慢变得多,这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
另外,人民军队正在逐渐发展壮大,部队的物质基础更加有保障。军大衣的更新迭代已经到了“21式”,尽管名字还叫军大衣,但其实它慢慢的变成了了一个代称,是新时代的军人在严寒条件下身着服装的统称。
有了这些军服所带来的温暖,这些最可爱的人依然可以在冰天雪地之中,夜以继日地为守护祖国的安全而奋斗着。
军大衣,不仅为广大的军民带来了温暖,更印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既骄傲地述说着历史,又亲眼见证我国愈发繁荣富强。
[1]张艺平.作为军大衣隐喻下的政治招安——读契诃夫《变色龙》[J].第三节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论文集,山西太原,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