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世界上将有150种以上总价值达340多亿美元的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到期以后,其他几个国家和制药厂即可生产仿制药。
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仿制药是建立医药工业体系的基础,也是在经济水平不高、疾病负担沉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目前我国制药企业中大部分以仿制药为主,药品也是仿制药占主流。
美国FDA有关文件指出,能轻松的获得FDA批准的仿制药一定要满足以下条件:和被仿制产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和被仿制产品的适应症、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生物等效;质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产的GMP标准和被仿制产品同样严格。
根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在国内药品市场上,仿制药占比高达63%。受政策驱动、原研药专利相继到期等影响,我国仿制药行业市场规模一直增长,2020年其市场规模已达到1077亿美元。
经数据测算,2019年中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为9707亿元,同比增长3.9%。2020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整体经济受到重创,药品市场也出现了罕见下滑,仿制药整体市场规模跌至8087亿元,同比下降16.7%。但虽疫情的控制和经济的恢复,预计2021年中国仿制药市场规模将回升至8757亿元,同比增速8.3%。
长期来看,带量采购“以价换量”、进行存量博弈是仿制药市场增速近年下滑的根本原因。但随着我们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慢慢的变多的重磅创新药专利到期,人民对仿制药、尤其是慢性病仿制药的需求有增无减,预计未来我国仿制药市场将维持低速增长。
从2017年公布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到如今相关配套政策越来越完善成熟,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在业内逐步形成共识,进入理性发展期,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数量也与日俱增,并且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
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一季度,我国共有2178个药品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其中通过和视同通过的药品数量分别为1155个和1023个),涵盖368个通用名、510个品种、843个品规。2017年四季度以来,各季度通过药品数量一直增长,2021年一季度通过数量高达473个,创单季度通过药品数量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环比增长21.0%,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伴随着疫情的控制和经济的逐步恢复,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一致性评价通过药品数量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其中“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单季数量首次超过“已有批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预计未来前者将逐步成为主流的通过方式。
带量采购自2018年启动试点以来,在降低药品价格这一块取得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成绩。经过试点、扩围、扩品种,截至2020年底,集采历经三批四轮,常态化集采机制已形成,集采药品平均降幅54%,按约定采购量测算,每年费用从659亿元下降到120亿元,节约539亿元,其中因降价节约274亿元,因优先使用中选药品产生的替代效应265亿元。2021年5月,第四批集采已陆续在全国各省市执行落地,而第五批集采已启动报量和预采量审核。
我国仿制药企业在进军美国及广阔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竞争对手实力强大,且在国际市场深耕多年。这些竞争对手最重要的包含全球仿制药巨头Teva、Mylan,美国本土仿制药企业Sandoz,以及印度仿制药企业SunPharma、AurobindoPharma等。
上述这些竞争对手在美国和国际市场经营多年,大多已实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公司在国际注册、认证能力,国际市场准入的能力及营销体系的建设方面较我国仿制药企业强。一直以来,这些竞争对手还不断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增加自身ANDA的数量,快速放大企业仿制药的规模,通过保障大规模、高质量、低成本的仿制药生产,获取利润的同时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Teva、Sandoz等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我国仿制药企业在海外并购与资本运作模式相对保守。
除此以外,上述竞争对手在扩大自身仿制药规模优势的情况下,开始注重企业技术创新升级,逐步扩大自身竞争优势,比如Teva开发难仿品种肾上腺素注射笔Epipen,依托自己在工艺和剂型等方面的优势布局技术创新药,形成“高价值仿制药”、“首仿药”、“NTE(New Therapeutic Entity)”、“合作创新”四种研发策略,同时还布局生物仿制药,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印度仿制药产业由于政府对于跨国药企专利的强制许可制度,加之当地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使印度仿制药具有占领市场时间早、价格低和疗效好的特点,是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较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按市场规模测算,2020年我国化学仿制药市场中91.3%为本土企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比6.5%,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为0.14%。虽然我国仿制药市场中本土企业的非常大的优势地位没办法撼动,但近年来欧美日及印度的仿制药在我国仿制药市场中有逐步崛起之势。
据统计,2019年欧洲、美国和日本外资药企生产的仿制药在国内销售额为378.7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我国仿制药总体增速(3.9%);2020年销售额下滑至345.3亿元,同比增速-8.8%,但仍高于整体水平(-16.7%)。
欧美日仿制药一直以“高质量”的品牌形象出现在国内市场,虽然近年来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对欧美日原研药产生了较大冲击,但并未对这些国家的仿制药在国内的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欧美日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格还是得到国内市场较大程度的认可,需求较为稳定。
随着国内疫情的基本控制,加上一些欧美日头部企业仿制药业务抱团重组,未来市场竞争力将明显加强。如辉瑞普强与迈蓝(Mylan)于2020年10月完成合并,成立晖致公司并在纳斯达克上市。预计2021年欧美日企业仿制药在国内的市场规模将会快速回升。
相比欧美日,印度企业仿制药在我国市场占有率占比不高,2019年仅9.11亿元。长期以来,纵横全球的印度仿制药企对中国这个庞大的医药消费市场雄心勃勃,但一直无法在中国市场上打开局面。除了中国仿制药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外,印度仿制药的合规性、审批流程等能够说是最大的绊脚石。
随着近几年国内仿制药一系列新政的推出,为印度仿制药进入中国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从市场增速来看,印度仿制药在我国2019年销售额同比增速为33.6%,2016-201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0.3%。印度仿制药在国内逐步崛起的趋势也慢慢变得明显,预计未来国内将有更多的印度仿制药参与带量采购等仿制药市场的角逐中。
医药行业的产业链主要涉及医药原料企业,医药生产企业,用户。其中,上游的原料企业最重要的包含化学药的原料、中药材行业和生物原料;中游的制药企业主要生产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生化药;下游药品通过流通渠道到达经销商和计算机显示终端平台,最终面向用药群体。由于仿制药亦属于医药行业,因此其产业链即是医药行业产业链。
我国仿制药产业链上游为医药原材料,中游为仿制药的制造,下游为各消费平台,最后到达终端消费者。
医药中间体,其实就是一些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这种化工产品,不需要药品的生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些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目前,我国每年约需与化工配套的原料和中间体2000多种,需求量达250万吨以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套,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价格较低,有许多中间体实现了大量出口。
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由2015年2268亿元增至2017年265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近年来我们国家医药中间体市场将不会出现大幅度涨幅,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08亿元。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中药材零售市场成交额由2016年22.06亿元增长至2019年81.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4%。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中药材零售市场成交额约增至122.59亿元。
根据专利权属进行分类,我们大家可以将药品市场划分成专利药、原研药和仿制药三大类别。专利药是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拥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专利保护期内不可被仿制;原研药是由于我国长期缺乏高质量的仿制药,部分专利药在专利到期后仍被大量使用,这类药品在国内被称为原研药;仿制药是以专利药为蓝本,模仿其成分、适应症和剂量进行生产,以实现等效目标。仿制药并非假药,大部分国家均允许仿制药上市。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5000多家的药厂,99%都是仿制药企业;9万个药品批文,95%都是仿制药。仿制药由于具有疗效良好、价格实惠公道和产能充足三大优势,在全世界内获得广泛使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中国生物类似药市场将达1105亿美元。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质量上和原研药一致,由于仿制药投入研究的周期短,研究费用没有原研药那么高,所以价格往往比原研药低很多,如果临床用药上优先选用可以替代的仿制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其次,通过一致性评价,我国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都会有大幅度提升。最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促进我国药企的优胜劣汰,目前很多药企为获得更多竞争力已经在加强新药研究。
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2.3万个,其中医院3.5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1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门诊部(所)29.0万个,村卫生室61.0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36个。
2018年我国出台多个关于仿制药的相关利好政策,这将大幅度的降低患者的医疗支出。政策指出,对合乎条件、价格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以及质量和疗效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按照医保目录评审程序,纳入本省医保目录;对暂未纳入的,经专家评审后,可纳入备案采购范围,备案采购目录由省卫生计生委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编制并向社会发布,每半年更新一次。
仿制药可以看成是一个“搭便车”的竞争者,它是对现有创新药的仿制,省去了前期高昂的研发成本和风险,由于成本低,其可以用低的价格来竞争市场。如果仿制药只与创新药竞争肯定占有成本优势,但实际上,由于“搭便车”的公司太多,仿制药的竞争大多数来源于同类的仿制药公司,正常的情况下,都是相互厮杀直至达到一个市场合理的利润均衡点,一般来说,利润率都不太高。因此,仿制药要赚钱,需要靠市场规模和成本控制才能在市场中存活下来
一般情况下,药品所涉及的专利类型有化合物,制备工艺、制剂组合物,联合用药、晶型、用途和中间体的制备等等,也正是通过这一些种种不一样的专利维度得以保护。对于已经授权的专利,专利保护期限是多久,对于未授权的专利,获得授权的可能性是多大,哪些专利会对产品研究开发造成影响,哪些专利可以避开,哪些专利能挑战,挑战的策略是什么,这些都是仿制药企立项时要掌握的信息,从而拟定仿制药品的开发思路和评估工艺路线。
仿制药研发过程中,运用好专利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规避可能遇到的侵权风险,同时借助专利申请、改进专利、专利挑战等各形式筑起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围墙。
iF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仿制药指数有43家上市公司。其中,专利授权数量前3名的公司分别是科伦药业、上海医药、人福医药,所对应的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3576件、2003件、1139件。
2016年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其他仿制药,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
2019年1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落实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提出,2019年6月底前,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带领企业研发、注册和生产。根据临床用药需求,2020年起,每年年底前发布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
2021年2月,国家已完成第四批带量采购中标企业的公示。2021年5月8日,国家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收集工作的通知》。为了对“国家集采”做补充,减少企业多投标后带来的巨大交易成本,尽可能增加集中招标采购的市场容量和竞争规格,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年初印发了《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指出地方招采中一定要有联盟性,一定要以省级平台为中心,推荐主张区域性跨区的联盟。基于这一思想,2021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明显升级,多个超大区域性联盟、跨区域性联盟相继试水开展带量采购。
药品集中采购已经常态化制度化。《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未来,集采涵盖面将持续扩大,采购量将持续增加,而医保支付标准也将全面推开。
根据综合财务指标来看,仿制药行业的收入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净利润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行业ROE与ROA呈现先稳步发展后波动下降趋势。
从行业估值和历史比较来看,制药行业的估值普遍比A股高,总体趋势呈现先估值稳定波动后升高的状态。单季度营收同比行业历史比较与全部A股趋势较为一致。
仿制药行业估值办法能够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仿制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纵观全球仿制药行业的成熟路径,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成长阶段与发展阶段。
20世纪初,全球医药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药品生产安全准则规范尚未完善,药品销售基本与其他商品相同,无需特别的检验及审核。由于专利保护相关法律的缺失,仿制药的概念尚未形成,市场上的药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性也没办法得到保障。1938年,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磺胺糖浆因含有乙二醇导致出现了服用者死亡的情况,对此,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签发《食品、药品与化妆品法》,对上市药品的安全性首次做出了规定。FDA成为了美国药品上市必须通过的监察机构,药品安全性管理提上日程。大量的医药企业因为严格的监管而倒闭,同时,医药的安全研发得到了重视,行业正式起步。
1961年,一种孕妇妊娠期的镇定剂药品“反应停”在欧洲造成了大量婴儿的出生缺陷问题,在该药向美国FDA申请批准上市期间,美国延迟了批准,并于1962年公布了《Kefauver-Harris修正法案》,规定了新药上市前不仅要提供药物的安全性证明,还要证明其有效性。修正法案要求所有的上市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均要通过有效性评价证明,并精确指出有效性证明要基于由专家认证的临床试验结果。对于仿制药来说,此法案的颁布虽然使得这些药品的上市有了明确的流程规定,但临床实验的要求使得上市申请时间延长,仿制药行业面临较大的审查压力,市场发展缓慢。
1984年,受罗氏制药与Bolar的专利纠纷的影响,美国国会于1984年通过了《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期恢复法》,即《Hatch-Waxman法案》。该法案明确了仿制药的现代审批体系,创新提出了简略新药申请(ANDA)的方案,仿制药制造商可以在专利期到期之前便开始仿制药的临床实验,利用临床试验数据来提交上市申请,避免了原研药的专利期因为临床实验的时长而被动延长的情况。1984年的法案全面地解决了仿制药早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同时又创新提出市场独占期等概念,以补偿创新药物制造商研发的专利期,促进了医药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在此阶段,仿制药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市场蒸蒸日上。尤其是21世纪以来,众多医药产品的专利期到期,仿制药在处方药中的市场占比慢慢地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医药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也是增长最快的朝阳行业之一。公众对仿制药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推动中国仿制药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大多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工业化水平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下,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现代人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引发自身抵御能力变弱,使得中国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疾病种类非常之多,促进了仿制药需求的增加。中国仿制药行业涉及原料药、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药等多个医药产品,覆盖普药、肿瘤药、抗菌药、精麻药、免疫制剂等多个领域用药。疾病种类繁杂,细致划分领域广阔,同一种药物使用在不同患者上表现出疗效差异,促进有替代性的仿制药的需求增加。
以癌症为例,2019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癌症的发病率保持在每年3.9%的增幅,中国癌症形势严峻。
根据中国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口达到14.0亿,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据11.9%,同比增长5.2%,年复合增长率3.9%。未来,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机体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以及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会比较低,会使得药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以抗菌药为例,当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就需要利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其他药品来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为满足多种患者的需求,仿制药不断研发上市,覆盖病种逐渐扩大。患病人数逐年提升,疾病种类非常之多,推动所有的领域的仿制药需求增加,给仿制药行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人均可支配收入、卫生保健意识提高。中国经济水准不断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20,167元上升到2018年的28,228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9%。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提高了人们对仿制药的消费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较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给中国仿制药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伴随着居民卫生保健意识的提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也随之提升。2018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685元,占比所有消费支出的8.5%,与上一年相比支出增长16.1%,是所有消费种类中,增长幅度最大的类别。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带动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居民医疗消费意愿的增长,使得仿制药需求不断攀升,行业快速发展。
近五年来,国际药品市场进入了专利集中到期高峰期。FDA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内,共有1295个原研药专利到期。原研药的大量到期将直接刺激医药企业仿制药的生产,促进仿制药行业快速发展。
以罗氏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为例,该药品是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大多数都用在乳腺癌的治疗,疗效明显。在中国,一支赫赛汀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一个疗程下来至少需要30万,即使纳入医保支付,一个疗程也不低于10万元,大多数家庭很难承担。该药物的专利期于2019年6月到期,到期后,同质仿制药上市,能够缓解患者用药难的问题,迅速释放巨大的市场容量。
一般来说,原研药具有疗效好、市场规模大、但价格昂贵的特点。原研药在专利期间,由厂商自主定价,定价机制考虑到高额的研发成本,价格较高,大多数家庭无法承担高额的费用。原研药到期后,质量与疗效一致的仿制药上市,然而价格却明显低于原研药。
一般来说,在中国,首仿药的价格是原研药的70%左右,随后上市的仿制药还需继续降价来争取市场。相比原研药,仿制药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未来五年,原研药到期释放的市场容量将达到上万亿元,仿制药行业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2016年以前,由于监督管理力度不足,仿制药市场存在质量疗效与原研药差距大、中小仿制药企业恶性竞争、市场集中度低、仿制药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等问题。2016年3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标志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正式开展,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政府整顿仿制药行业的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近三年,中国政府颁布多项政策,完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并为仿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
SFDA 2007年颁布了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并相继出台了《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规定》、《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及各种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仿制药技术指导原则》规定:仿制药应当与被仿制药具有同样的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规格和相同的治疗作用。《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指出:仿制药的注册申请应与被仿制药品的处方组成、药材基原、生产的基本工艺(包括药材前处理、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及工艺参数、制剂处方保持一致,质量可控性不能低于被仿制药品。
SFDA提出仿制药应从“仿标准”走向“仿品种”,强调仿制药应与被仿制药在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上保持一致,而不能仅符合已有的国家标准。由于被仿品种的品质衡量准则相对容易获得,而完整的处方、生产的基本工艺及工艺参数在公开资料中难以获得,加上非公开资料不便用作依据,所以资料不全首先是仿制品的一大障碍,有些品种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甚至无法解决。
从“仿标准”到“仿品种”,仿制药研发有了更高的标准,也有了更明确和细化的要求:
规定要求仿制产品的疗效应与已上市产品相当,安全性不低于已上市产品。近来,因为立项依据不足而被退审的品种数呈增长之势,所以在立项时应充分调研,全方面了解拟仿已上市产品情况。另外,“临床必需性”也是立项时必须慎重考虑的因素,有几率存在产品因上市价值而遭遇退审的风险。立项依据对拟仿品种的屏蔽性显著增加,由此产生的较大退审风险将使企业原来几乎百分之百的仿制成功率大大下降。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中明确,应根据品种的工艺、处方进行全面的质量研究,按国家标准与已上市产品做质量对比研究。无法依照国家标准与已上市产品做质量对比研究的,应按照新药的要求做质量研究,必要时对国家药品标准项目进行增订或修订。为保证仿制药和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对杂质、溶出度和释放度等重要指标需做重点比较。可以说,临床前药学研究的量大幅度提升,难度也明显增大。
明确了产品的工艺验证试验须经三批大生产规模验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企业不具备大生产条件也就不具备仿制资格。要仿制必须投入大生产规模的三批样品生产,而这三批产品的销售限制也增加了仿制的成本。
现场核查,包括研制现场核查和生产现场核查。药监部门直接根据申报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在样品批量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动态抽取三批检验样品,可杜绝企业送检样品造假的可能性。
在有效性方面,应证明仿制药与已上市药品生物等效。仿制国外专利过期药品还需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10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新增的要求基本注定了临床验证的必不可少,与以前可以减免临床研究这样的一种情况比较,极大地增加了仿制的时间和费用。
在审批时限上,由原来的80个工作日增加到160个工作日,而实际过程还可能超过这个时限。
仿制药注册申请技术方面的要求的提高相应地增加了研究项目,增大了研究工作量,增加了研发时间,也使得研发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样的项目,成本和风险数倍甚至数十倍地增加。以最简单的拟仿某口服固体制剂为例,从开始立项到审批结束,即使一帆风顺,至少也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从前那种1年“搞定”一个品种、几十万元就可以仿出一个国外过期专利药的“短平快”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且以后市场情况有几率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投入一效益比的不可预期性加大了企业开发仿制药的疑虑,仿制的动力和热情大大降低。
与原研药相比,国内企业避其专利,抢仿国外已进入研发后期、风险比较小的在研药物,或者仿制未在中国申请专利或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已上市产品不失为一条省时、省力的途径。但随着跨国药企在中国专利申请力度的加大以及绕过专利的难度慢慢的变大,国内企业可仿品种的数量大为减少,其中可能引发的专利纠纷也会慢慢的频繁。
一个产品的盈利能力,必须要面对现有产品竞争力的挑战。此时,评估者可以充分的利用第一步工作中,收集到的医学、药学相关信息,继续按照 “先类别、后品种、再药品”的研究思路,自上而下地明确产品所面对的全部竞争对手。 注意此时必须将目光放宽,不拘泥于仿制药,应当同样考虑新药作为竞品,做到全面分析目标产品所面对的竞争格局。
所谓全面,是要考虑该药品和其他治疗方法之间的关系:互为替代则此消彼长、相互补充则并行不悖、产生协同则共同繁荣发展。
这些竞争中,药物医治和非药物治疗(手术、放化疗等)之间的关系最为根本,其他需考虑的维度则依次是不同药品类别、同类别不同品种、同品种不同剂型规格、同剂型规格不同厂家等。通过梳理上述维度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市占率,才能构建起一个 完整且立体的“竞争金字塔”。
所谓替代品是指在功能上实现对另一产品替换的其它产品,它对原来被替代者的威胁大多数来源于于对市场和消费的人的争夺,也就在于对方有没有盈利能力,其产品在质量和功能方面用户的满意程度如何以及用户转向替代品的难易程度。
药品作为特别商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其作用并不能通过保健品或医疗器械等别的产品所替代。因而,替代品较为局限,由此对医药产业竞争所带来的威胁较小。
关于医药企业来说,其购买商主要为药品批发企业、医疗机构以及药品零售商。药品批发企业一直都是医药企业产品的主要流向,其在与不同卖方的交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且医药企业之间产品的差异化小,因而批发企业具有相当的议价优势。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直截了当影响着医药企业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医药供应商包括:原料药及辅料生产厂商、能源的提供商等等。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出口国,拥有大量的原料药制造商。为了争夺相对固定的市场,原料药行业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因而在原料药采购的议价方面,医药企业占据一定的优势。而能源的价格由国家相关机构统一规定,医药企业并无与之议价的能力。
对药品而言,潜在竞争者包括国外已上市而国内未上市的药品、国内外处于研发管线或申报阶段的产品、国内有仿制意向的产品等等。特别是国外已上市或在研的热门新药,将有 可能对现有的治疗方法和市场格局带来重大变化。
评估药品价值,必须关注一个较长的时期,即一个药品的完整生命周期。根据第一步中了解到的药学、医学和临床应用信息,仿制药产品的生命周期可长可短,相应的其爬坡期、平稳期、衰退期有所差异,增长或衰退轨迹也各有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应当 视不一样的情况套用不同模型。同时,也再次充足表现出第一步医学调研的重要性。
销售价格低:仿制药的价格与原研药比较具有很大差别,在价格上具有极高的优势,解决了部分患者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的问题,为医疗卫生机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障药品可负担性、减少国家公共卫生开支和节约世界资源提供了可能。
研发成本低:新药的问世需要漫长的研发与审批周期,同时伴随着巨额的资产金额的投入。新药研发往往需要从几百个化合物中一一筛选并做试验,最终可以成功上市的也许仅有一个药品。众多科研工作人员长期进行工作繁重的试验研究,其时间成本、科研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是高昂的。仿制药的批准上市与原研药相比具有投入成本低、周期短、审批要求低等特点,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良好。
可及性强:原研药具有研发周期长、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风险高等特点,在专利期内上市拥有唯一性。但是,由于原研药高昂的成本和利益的驱动,导致其定价昂贵。仿制药的出现解决了因患者经济问题而无法正常使用药物的窘迫局面,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
仿制药生产企业形成规模:随着全球大量原研药的专利到期,在高利润和高需求的刺激下,仿制药迅速抢占市场。仿制药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经验积累,已经具备仿制药生产的能力。目前很多仿制药生产企业融资合作共同进行药物生产,提高了生产能力,其总体处于仿制为主、创新为辅的阶段。
原料药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不同厂家的原料药在晶型、含结晶水数目、药物成盐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仿制药的溶出、分布、吸收、代谢、理化性质、药理活性、稳定性、安全性等与原研药相比有几率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仿制药的疗效。
制剂工艺不成熟:由于原研药的制剂工艺都是保密的,仿制药只能根据其处方组成和给药途径,自行进行制剂工艺研究和验证。不同剂型药物使用的崩解剂、黏合剂等的不同会对药品的崩解、溶出、吸收、分布、代谢等产生影响。即使是使用相同的辅料,由于辅料的来源和品质的不同,也会导致仿制药的剂型和药动学、药效学与原研药存在一定的差异。仿制药和原研药工艺的不一致导致了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
原研药专利到期:从2012年初至2016年底这5年间,全球共有多达631个原研药专利到期,2012年原研药专利到期损失为330亿美元,2012年至2018年处于专利到期危险的药品销售额将达到2900亿美元6%。全球仿制药市场容量达15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制药业整体发展速度。原研药品专利纷纷到期和巨大的经济利益为推动仿制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人口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2014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3亿,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3%左右,医疗费用支出占医疗总费用30 %-35%。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慢性病、老年人常见病等用药数量的增加也为仿制药的发展带来机遇,也为我国仿制药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内市场蒸蒸日上:2012-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保持15%的年均增长率。截至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总体规模超过222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对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时,我国8亿农村人口的潜在市场也在逐步转变为现实市场,对推动仿制药的发展意义重大。
专利侵权带来诉讼风险:仿制药企业在药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应注意避开原研药在专利范围涵盖的生产的基本工艺,采用专利以外或到期专利的生产的基本工艺生产药品。这就要求仿制药生产企业应具备一定的研发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应具备规避专利风险的能力。国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对药品的生产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国内仿制药生产企业稍有疏忽,就非常有可能面临原研药厂的侵权诉讼。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国外仿制药竞争对手有丰富的专利竞争经验、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而国内仿制药生产企业多为低水平、重复性仿制。为生存,国内仿制药生产企业不得不实施价格竞争策略,直接引发我国仿制药的平均利润率仅为5%~10% ,远低于国际仿制药的平均利润率(30%-60%)。同时,严重的市场恶性竞争导致部分仿制药生产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利益受损改变了仿制药生产企业对于生产和研发的资产分配计划,导致用于仿制药技术创新的大量资源受到限制,仿制药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停滞不前,没办法实现仿制药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
目前国内仿制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有复星医药、华北制药、上海医药、华东医药、中国生物制药、人福药业等。
主营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制造和销售。在仿制药方面,早期公司共有7个仿制药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分别是利培酮片、厄贝沙坦氢片、厄贝沙坦片、氯沙坦甲片(10mg、5mg)、盐酸帕罗西汀片、福辛普利钠片、赖诺普利片(5mg、10mg)。目前公司生产的奈韦拉平片(0.2g)第四批也通过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主营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2017年公司拓展海外仿制药市场,其中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在美国获批,注射用卡泊芬净和地氟烷在欧洲获批。2018年8月3日,公司收到美国FDA通知,公司申报的可用来医治临床上明显的高容量性和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托伐普坦片简略新药申请已获得暂时批准。公司的替吉奥胶囊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公司是一家集医药研发、制药工业、药品分销、医药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公司。公司在研产品管线个涉及领域包括抗肿瘤、糖尿病、抗凝血、抗感染等多个类别。2019年4月份,公司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知,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向美国FDA申报的用来医治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适应症的泮托拉唑钠冻干粉针无菌注射剂的新药简略申请已获得暂时批准。
主营输液系列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仿制药方面,目前公司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祛痰治疗的福多司坦片通过一致性评价并获得药品注册批件。此外,公司阿莫西林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仿制药品种亦通过了一致性评价。
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65年,前身为海口市制药厂。海南海药已拥有130个药品批准文号,常年在产产品品规大概六十余个,产品涵盖抗生素类、消化类、抗病毒类、抗肿瘤类、免疫调节类、心脑血管类等领域。
Viatris Inc.于2019年2月14日在特拉华州成立。Viatris是一家全球医疗保健公司,于2020年11月由Mylan和Upjohn合并而成,其使命是让全世界的人们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能过上更健康的生活。通过整合这两家企业的优势,包括其全球约45,000名员工和承包商的员工队伍,Viatris旨在为全球各地的患者提供更多负担得起的优质药物,而不受地域或环境的影响。
Viatris汇集了行业领先的商业、研发、监管、制造、法律和医疗专业相关知识,辅以对质量的坚定承诺和无与伦比的地理足迹,为超过165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物。Viatris的产品组合包括1,400多种获批分子,涵盖广泛的关键治疗领域,包括全球公认的标志性和关键品牌、仿制药、复杂仿制药和生物仿制药产品。
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imited 是一家于1944年2月13日在以色列注册成立的完全集成的全球性制药企业。公司致力于非专利药品、专利品牌药品和活性药物成分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公司销售各种剂量的药物, 包括延伸和直接发行的片剂和胶囊、提取乳脂、软膏、配方。企业主要治疗范围涵盖镇痛药、防感染、心血管、CNS、皮肤病和抗发炎等。公司主要面向连锁店、批发商、经销商、医院、疗养院和政府机构等客户销售其产品。
Novartis AG于1996年2月29日在瑞士成立。该企业来提供满足全球患者和社会一直在变化的需求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 他们广泛的产品组合包括创新药物和肿瘤药物,仿制药和生物仿制药以及眼科护理设备。 他们的使命是发现改善和延伸我们正常的生活的新方法。 他们的愿景是成为改变医学实践的让人信服的领导者。 他们的战略是利用科学的创新在一直增长的医疗领域提供更好的患者结果
2016年以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深刻影响仿制药格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将获得多方面的政策鼓励,包括在招标采购中可与原研药同组竞争,加速替代原研药;无法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可能逐步退出市场。一致性评价的推进,系我国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与行业标准统一规范之有力举措,此举将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
2020年2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做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与审评,通过完善医保支付标准和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和使用,促进仿制药替代。逐渐完备的行业政策有益于提高行业标准与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优质制药企业的经营创造了健康、良好的环境与体制保障。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导致罕见病用药需求是发达国家的近百倍之多,而罕见病用药价格昂贵,大部分家庭难以负担。而目前中国仿制药市场中涉及罕见病的仿制药生产缺口较大,一些药品的生产跟不上需求,整体市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我国因罕见病带来的仿制药市场潜在容量较大。
断电前,驾驶舱上的人说了什么?黑匣子初判为语音记录器,已被送去修复译码!
沙特推进对华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多米诺效应”:助力人民币储备地位提升,各国银行加快接入C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