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温泉故事——吴翠云:老物件里的时尚生活

详细介绍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我们总会回忆起从前的日子。对于82岁的吴翠云来说,过去的日子里浸满了奋斗的汗水,也饱含着充实的快乐。或许过去的心境难以寻回,但所幸陪伴那些岁月的物件得以保留。从这些看起来已经过时,但仍被收藏的老物件中,我们正真看到了主人对它们的珍重。

  1937年,吴翠云出生在湖南长沙;18岁时考到西安航天技工学校;1958年,她被分配到当时的六所(如今的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航材院)工作;1975年,吴翠云调动到单位的机关科技处从事服务管理工作;1984年调动到开发处;1992年,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34年后,吴翠云从航材院退休。

  虽然已经在北京生活了60余年,吴翠云讲话时仍然带着一丝乡音。她保存着自己和老伴儿的工作证件,保留着家里用过的熨斗、相机、半导体收音机,仔细收着过去的闹钟、手电筒等等,嘴里还念叨着其他曾经的心头好。

  从这一件件有着明显时代特色的物件儿里,我们正真看到了科技的进步、时尚的更迭,更看到了老物件背后吴翠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

  吴翠云家里的柜顶上放着两个大行李箱,一个是木质的,一个是布面的。木质的行李箱是她去西安上学时家里给她准备的,布面的行李箱则是在结婚的时候弟弟送给她的结婚礼物。现在,这两个行李箱端端正正的放在柜顶上,里面装着同样具有年代感的其他物件。从木质箱子到布面箱子,重量轻了、容量大了、外观愈加时髦了,这两只箱子就是吴翠云家里时尚之路的开端。

  1958年,吴翠云刚到北京工作时,工资不高,生活不易,在那个年代,能拥有一块手表是有点奢侈的梦想,也是许多年轻人的追求。20岁出头的吴翠云也是如此,她用攒了许久的工资购置了人生中的第一支上海牌手表。当时花了100元,“在当时算巨资了”,谈起当年那块手表时,她的脸上浮起了满足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刚拥有的那一天。现在,看时间的功能也被手机所替代,但吴翠云仍保存着一只西铁城的电子桌摆表,这支表是她在航材院的一次表彰中获得的奖品,见证了她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

  时尚的流转、生活的改善还体现在吴翠云家里拥有的一排型号各异的相机上。吴翠云和老伴儿都是摄影爱好者,她尤其喜爱花卉摄影,外出旅行或参加活动时,她总会贴身携带着相机,随时拍照留念。这几十年,吴翠云和老伴儿一共用过六、七台照相机,从最早的傻瓜照相机逐渐进化到索尼、佳能的数码相机,如今,他们还购置了单反照相机用于记录生活的美好。

  吴翠云家里还有一件专属于她的大件儿——一台东方红牌缝纫机,机身上印着象征着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图标,“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闪闪发光。1969年,北京市场上发售了一批缝纫机,吴翠云的丈夫专门骑自行车到西小营的商场把这台缝纫机驮了回来。当时缝纫机的价格大概在200多元,而当时吴翠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大概40多元,如何攒够钱买这台缝纫机?原来,当时单位连续几个月没有发工资,后来一下子集中发下来几个月的工资,吴翠云这才有了足够的钱去购置这台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发挥了大作用了”,吴翠云带着有些骄傲的语气说道。在过去的日子里,自己、丈夫还有家里3个孩子的衣服,包括老家父母的衣服,甚至关系好的邻居的衣服,都是吴翠云踩着这台缝纫机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当时,吴翠云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下了班回家收拾妥当之后就开始做衣服,从制服到西服、中山装等样式,从普通的布料到呢子料,从头上的帽子到脚下的鞋子,吴翠云都可以凭一己之力设计、裁剪、缝制出来。这个“家庭裁缝”一当就是20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儿子上大学后才基本停止了这项工作。后来,即便不再做衣服,吴翠云还是会用缝纫机做一些零零碎碎修修补补的活儿。

  和缝纫机配套使用的还有熨斗和粉笔。吴翠云最早购置的熨斗是铸铁的,放在炭火上烧热了之后拿来使用,这个熨斗在1997年搬家的时候被丢掉了。现在家中还收藏着两个旧式熨斗,较老的一个是插电的铁熨斗,较新的一个则是现代样式的蒸汽熨斗。粉笔则是在布料上做标记使用的,吴翠云特别骄傲的是自己懂得如何计算裁剪布料。

  按照裁衣服的样式书设计好想要的样式,量了穿衣者的身材尺码,就能自己计算要多少布料。因为懂得如何裁剪,吴翠云能够最终靠合理分配裁剪方式,尽可能的节省布料。靠着这种精打细算,吴翠云才可以在工资多年没有增长、家中仍有负债的情况下,把孩子们尽量地打扮得漂亮。“当时孩子们流行穿绿军装,我就自己给女儿设计制作了一套呢”,她自豪地说道。

  吴翠云家里还用过一台老式的上海海燕牌收音机,现在,这台收音机被收藏在儿子家中。收音机是结婚10周年时,她送给老伴儿的礼物。1971年,买下这台当时最时尚的电子设备,要消耗他们近两个月工资,能想象他们为了这个“黑匣子”是怎样的省吃俭用。

  即便自己过得艰苦,吴翠云也尽可能给予孩子们最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当时吴翠云颇有远见,她意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为了能让孩子们跟着电视机学英语,花不菲的价钱买了一台12寸的电视机。“这台电视机当时还得凭票购买,但由于指标限制的原因,北京的电视机指标已经售完,这台电视还是托了关系从老家长沙买回来的呢”。这台电视机也是那段日子街坊邻里间最重要的宝贝,“一到晚上,街坊邻居,大人小孩都要到我家来看电视”。

  回忆起当时的生活,吴翠云说,自己和丈夫的工资并不算高,两个人加起来月收入100元左右,要给三个孩子交学费、生活费,再加上家庭的日常开销,常常没到月底钱就花光了。日子虽然过得有些紧巴,但吴翠云尽力将当时的时髦设备都配置齐全。追求时尚的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她勤俭持家的表现。

  从吴翠云收藏的诸多工作证件中,可以窥见他们夫妻俩努力奋斗的岁月。在这些证件中,有一个是1980年3月5日发放的,见证了吴翠云难忘的一项工作。当时,航材院负责某纪念堂的升降机设备装配工作,吴翠云身为科技处的工作人员,带领同事们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工作证上贴着的照片中,吴翠云胸前佩戴着毛主席纪念章,脸上透露着严肃而坚毅的神情。

  如今,这种神情仍然出现在已到耄耋之年的吴翠云的面庞上。退休之后,吴翠云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82岁的她仍然坚持工作:连续多年担任航材院退休办党总支所属的党支部书记,每天都要到退休办去工作几个小时,最近,她还在帮忙筹办党总支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相关活动。

  过去的日子或许艰辛,但吴翠云并没有提及太多,这些精心归置起来的老物件,却都是那些日子的见证。容颜变,岁月迁,心中的温情永不变。摩挲着这些证件,回想起这些年的变化,吴翠云心里满是感激,生活慢慢的变好,这些曾经价格高昂的“时尚用品”,如今慢慢的变成了了家家户户最普通不过的必备品。

  如今,许多东西得来似乎太过容易,时间也溜走得太快太快,我们更需要放慢脚步去体会身边的一切,从这些老物件中体会岁月的故事,体会生活的本味。时尚其实并不是人生的追求,生活本身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