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早参(2020年5月29日)

详细介绍

  今明两天,沈城在晴和多云之间转换,气温呈上升的态势,最高气温在28℃左右,最冷气温在17℃上下,白天南风转西南风4到5级,提示警醒我们注意用火安全。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看,晴好天气将持续到本周六。周日,沈城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降水过程,预计本轮降水将持续到下周二,提示警醒我们注意着装,外出要携带好雨具,想洗车的朋友最好再等等。春夏交替时节,晴雨转换频繁,近期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组团来袭,提示警醒我们要及时关注最新的天气信息,合理的安排生活和出行。

  1、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应满足多家电信运营企业共享使用的需要:沈阳对宽带垄断说“不”

  5月25日,沈阳市城乡建设局、沈阳市房产局、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逐步加强新建楼宇(居住小区)通信网络光纤到户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后沈阳新建楼盘的通信管道、楼内光纤、设备间等通信配套设施应满足多家电信运营企业共享使用的需要,保障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

  沈阳这次下发《通知》,要求沈阳新建楼宇(住宅)的开发建筑设计企业要将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投资或参股通信设施的建设。

  同时,开发建筑设计企业要将光纤到户设计与房子的主要部分设计同步委托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和审图单位一定要按照《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线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做设计和审图。通信管道、楼内光纤、设备间等通信配套设施应满足多家电信运营企业共享使用的需要,保障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沈阳通信网络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来管理和处罚;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将对开发建设、设计、审图单位的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记入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记录黑名单并予以公示;房产管理部门对物业服务单位依法做处理,并约谈物业项目负责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记者5月27日从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获悉,辽宁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以来,从始至终保持稳步发展势头,结算规模逐步扩大,业务品种不断丰富,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4月末,辽宁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1473.94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省本金约229亿元,惠及企业8000余家。人民币持续保持辽宁省跨境收支第二大结算货币、资本项下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地位,为全方面提升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截至4月末,辽宁已与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跨境收付总额1560.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的13.6%。

  为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在支持疫情防控及企业复产复工中的非消极作用,人民银行沈阳分行下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辽宁省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机构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优先办理与疫情防控有关的紧急跨境人民币业务。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辽宁省已累计办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跨境人民币业务9992.09万元,办理各类跨境人民币业务616亿元,助力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稳步推进。

  3、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辽宁)中选结果落地执行:沈阳32种药品最高降幅96%

  5月27日,沈阳市召开“沈阳市药品带量采购稳步推进”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医保局副局长崔俊介绍,4月25日零时起,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辽宁)中选结果在沈阳全面落地执行,涉及315家医疗机构,32个药品种类,价格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达96%。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是为解决药品价格虚高、切实减轻群众药费负担、确保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作出的重大决策。沈阳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今年3月20日全面启动试点。试点周期内,全市2019年采购金额2.86亿元,比2018年的采购金额5.28亿元节省资金约2.42亿元,实现了药价明显降低,中选药品替代作用明显。

  4月25日零时起,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辽宁)中选结果在沈阳全面落地执行。第二批国家集采药品共有32种,覆盖多个治疗领域,包括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药物:如辛伐他汀片、吲达帕胺片;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抗肿瘤药物:如醋酸阿比特龙片、替吉奥胶囊;治疗糖尿病药物:如阿卡波糖片;还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药物;治疗气管炎、哮喘的药物。

  在药品质量保障上,市医保局表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以带量采购为核心,通过“以量换价”推动药品价格进一步下降,挤掉流通环节存在的不合理水分,让利于患者,同时保证药品降价不降效,同第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一样,本次集中采购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为入围标准,一致性评价全称是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既包括质量,也包括疗效,在药品的原辅料、生产的基本工艺、质量检验和疗效等方面均有严格标准。中选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强化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加强全周期质量监管,确保一致性评价不是“一次性”评价,因此群众不用担心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放心购买中选药品。

  本栏目为沈阳帮联合沈阳市旅游委员会联办,文章已获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一座城市的记忆却能无限深厚。一条街区,一栋建筑,都能将城市与人的精神打上深刻的烙印。踏上太原街记忆的版图,这里曾留有沈阳最独特的一段时光,这里有一代又一代沈阳人口口相传的往事,这里是父辈的初衷、是后代的追念。穿过那些已远去的小巷,追寻消失了或是尚存的建筑,一同搭建沈阳人的生活,太原街上的往昔。

  1935年,日本商人在今中兴地段(老联营公司原址,后拆迁修建中兴一期)开设“中谷计时店”,同年修建了以“春日町”命名的“春日町市场”,因为是圆圈形建筑,老百姓也称其为“圈儿楼”。新中国成立后,圈儿楼先后被称作“和平市场”、“蔬菜水果第一商店”、“食杂第一商店”、“东方红副食品商店”,最终“和平副食商店”的名称留存最久。

  跟老联营公司这一类的经营衣帽等相对高档货的商场不同,圈儿楼在沈阳解放后经营副食,老百姓讲话,只有吃饱了才有精力去打扮,所以圈儿楼对于沈阳人的意义要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商场。当代作家马原在小说《没住人的房子总归要住人》里曾提到过沈阳的“圈儿楼”,他描述到:

  “那个商场非常大,据说是全东北最大的,据说卖货员就有上千个。据说中间是存放货物的地方,大到可以做足球场。你进去了也能觉出通道不是直的,有很大的弧度跟直的也差不多。走着走着就忘了,好像是个没头没尾的商业街,只有左侧是绵亘不绝的柜台,当然前提是你无论从哪个门进来都必须拐右手方向。一共好像是六个门,门都是贯穿的,可以再向右拐到街上,也可以向左拐进内部货场。我并不经常去买菜,妈妈从来就说小孩子进去容易走丢了。是的,你如果记不住从哪个门进来的,你出去就可能拐到一条陌生的街道上,我就有过那么一次,我真吓坏了,后来是交通警察把我送回家去了。”

  圈儿楼不仅是老百姓满足物质需求的主要商场,也承载了一代沈阳劳模精神。1975年,“卖菜劳模”李素文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时间成为沈阳街头巷尾百姓热议的线年出生的李素文原籍河北,1956年在沈阳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卖菜,不久调到和平副食商场工作。很多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的沈阳人,都去圈儿楼里围观过李素文卖菜,当时的火爆程度不亚于现在追星的90后围观某些明星。

  那是个质朴的年代,一个真正意义上“劳动最光荣”的年代,一个以现在的价值观完全没有办法想象一个卖菜的阿姨能引起全国瞩目的年代。李素文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正如她所工作的圈儿楼,在被时光冲刷后,成为老沈阳记忆的沉淀。1984年,随着太原街整体改造,这座具有近60年历史的老店被拆迁,圈儿楼命运就此终结,连同太原街商铺紧凑、喧哗热闹的场面一同留在沈阳人的记忆里。

  老沈阳曾经有这样一段颇具趣味的顺口溜:热烈欢迎,屯老二进城!先上饭馆,后上联营。先买花布,后买趟融。脸刮得去青,眼喝得通红。喝完汽水,不知道退瓶;看场电影,不知道啥名——钱不花了,决不出城!

  这段流行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顺口溜,至今仍被很多沈阳人乐道。上至八旬老人,下至90后年轻人,都会想起其中最知名的那句“先上饭馆,后上联营”,其中的联营指的就是成立于1952年的老联营公司。

  提起联营公司,沈阳人都不陌生。当时老联营公司位于太原街西侧,处于今天中兴大厦的位置,前身是日本人建于1935年的中谷时计店。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市政府将太原街的百余家商铺收归国有,1950年人民政府指定成立一家国营百货商店,最大的目的是为了与私营商业争夺市场,平抑市场物价。这样中谷时计店就变成了国营贸易企业联合公司,简称联营公司,也就是沈阳人说的“老联营”。

  此后的三十余年间,老联营公司一直是太原街上最令人向往的消费场所,在沈阳的商贸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沈阳人都记得,在计划经济时期,几乎所有商店经营的商品只能从市内指定的三级批发站进货,而老联营公司却有着直接向国家一二级批发站进货的资格,所以只有在老联营公司才能买到一些紧俏商品,尤其是花布。

  当年老联营公司的花布小组是明星单位,曾出现过“十姐妹”。这些从各个商场劳模中挑选出来的女营业员,不仅服务非常周到,还亲自到沈阳甚至各地的纺织厂挑选布料,这在沈阳可是独一份。按照当时的社会消费水平,老联营公司是一家比较奢侈的消费场所。当时老联营公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绝不亚于现在的各大高档百货商店,这也就应和了进城一定要去联营的那句线年,经济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随着商品流通的加速,进货渠道的打破,商品的种类和具体品种都在增加,老联营公司的万平米经营面积慢慢的开始显得明显不足,沈阳市场应建设一个大型百货商店的需要迫在眉睫。1979年,沈阳市政府在南京街和中华路十字路口东南角投入重资,历时三年盖起一座新的联营公司,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更促进了太原街商业区的延伸,扩大了太原街的影响范围。

  1987年12月10日,中兴-沈阳商业大厦开业,当时建筑面积 5.4万平方米,建成伊始便打破太原街乃至整个东北的商业经营模式,走上时代的前端。

  1995年“中兴商业集团”正式成立,是沈阳第一家商业集团,成为沈阳及其周边城市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这一年中兴获得“全国百家最大零售企业”称号,国家级领导多次前来视察。

  无论是销售模式还是整体管理,就连员工的工作劲头,那时的中兴在沈阳市都数一数二。可以说,中兴作为中高端商场,代表了沈阳最前沿的时尚风向。明星走秀、中兴服装节、文艺下乡农民进城,这些当年的营销手段,在现在看来仍不过时。

  每当周末的早晨,从沈阳站下火车的大批外地人会奔向中兴,商场尚未开始营业,便等在门口。等到营业员就绪,商场开业时间一到,外地人和本地人混合的购物大军就会涌入商场。耐人寻味的是,跟着顾客蜂拥而入的还有大批的小偷,这些“三只手”也把中兴当做了聚宝盆,可见中兴客流量之大、销售额之多。

  中兴商厦这一巨大的商业航母挺立在太原街街头,是近三十年来沈阳商业发展的代表性企业。三十年间,中兴先后经历了与联营百货、中街商业城三足鼎立,到沈城商场独霸,再到现在被其他商业模式冲击三个发展阶段,这实际上跟太原街的发展、跟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如果说中兴是太原街商业的缩影,那么太原街便浓缩了中国商业的灵魂。

  人在变,我们生活的城市在变,太原街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太原街给这座城市带来的辉煌记忆,是这里百年来铸就沈阳人的商业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