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料药和辅料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在原料药、活性药物成分和辅料的出口方面处于全球领头羊。由于与竞争对手相比拥有成本优势,中国的原料药和辅料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中国原料药市场呈现的是一条上升的曲线,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了22%,年增长率在15%~16%之间。中国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年生产量达到80万吨。中国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计划,将对原料药生产厂商投资7.61亿美元,目标是要将该国出口的产品价值每年提高40亿美元。

  目前,中国原料药市场高度分散。大约90%的生产厂商属于小型或中型公司,前10家顶级规模的公司只占行业总收入的13%,其它收入来自于产品出口。

  根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分析,在中国的前10大制药公司中,几乎一半属于跨国企业,但没有一个企业能在市场上占据超过2.5%的份额。

  中国生产的主要原料药产品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除了大量的抗生素以外,还包括了硫糖铝、泮托拉唑、布洛芬、薄荷醇、氟喹诺酮和维生素C等一众产品。

  到2016年,中国有可能将占全球仿制药原料药商品市场27.7%的份额,从而使得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并且超越美国,而美国将成为全世界第二大市场,占据18.2%的市场占有率。根据意大利化学制药协会(CPA)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印度可能继续成为全世界第三大仿制原料药商品市场,预计到2016年将占据7.2%的份额。10个新兴市场预计在仿制原料药市场上以10%~14%的两位数递增,这些国家是中国、巴西、埃及、印度、约旦、巴基斯坦、南非、泰国、土耳其和越南。

  多年来,印度制剂行业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商,以满足其对原料药的需求,因为中国供应商一直在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提供这一些产品。印度大多数制剂生产商主要是采购中国的原料药,尽管有些产品的质量未达到标准。许多抗生素、降胆固醇药、心血管药、抗结核药、镇痛药等以生产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充斥印度市场。

  印度原料药生产商无法以中国同行的价格向印度制剂公司提供原料药。过去几年来,由于对中国产原料药的依赖性持续增加,已经迫使许多印度原料药生产商要么减少生产,要么完全停止生产。许多业内专家告诫印度制剂公司和政府,从长远来看,像这样的情况可能最终会造成中国供应商对原料药价格的控制。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已发生。前不久,中国供应商提高了叶酸和扑热息痛的价格,其中叶酸价格提高了1333%,而扑热息痛的价格提高了32.5%。而印度厂商必须定期从中国进口这两只药物,印度对这些药物的需求一直是稳步上升。

  中国拥有的一项主要优势就是其经营业务的规模非常庞大,中国生产厂商还在向欧美市场供应原料药。在印度,许多原料药并不是由欧洲和美国公司生产的,即使是由它们生产,其价格也会让印度公司承受不起。

  对印度制药行业来说,新的态势确实令人不安,因为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大多数基本和救命药物的价格将会大面积上涨。印度政府知道,印度在原料药上过分依赖中国有几率会使一场危机,但是,政府始终没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印度新的中央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在印度本土生产原料药。政府最近对跨部门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的若干建议进行评审,报告旨在在印度建立药业集群,提高原料药的生产能力。政府还计划拿出一些具体的激发鼓励措施,以鼓励那些潜在的原料药生产商。一些业内专家觉得,实施这种计划和方案一定要有一些紧迫感,因为在大多数原料药上,印度都面临着价格大大上涨的威胁。

  与此同时,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印度、中国和日本将成为亚洲地区上涨的速度最快的药用辅料市场。随着该地区众多辅料生产商持续不断的增加投资,亚洲药用辅料市场预计将在未来5年中呈现较高的上涨的速度。此外,这项研究指出,当地较低的生产和劳动力成本也会推动亚洲药用辅料市场的增长。

  中国生产厂商已经推出了500多种药用辅料,这一数量要远低于美国的1500种和欧洲的3000种。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前10大药用辅料分别是明胶胶囊、蔗糖、淀粉、薄膜包衣粉、1,2-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HPC)和乳糖。

  其中,传统的药用明胶胶囊供应充足,并且出口量很大。2014年上半年,中国明胶胶囊出口量达到了1427.5吨,出口价值达到了3240.8万美元。然而,中国在薄膜包衣粉,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其他新型高端药用辅料上仍然依赖进口。

  目前,药用辅料占中国药物制剂总产值的大约2%~3%。2013年,中国药用辅料市场的规模达到了大约263.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548.3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坚持认为,用于药品生产中的辅料一定要满足药品申请的要求。因此,药品生产厂商必须对辅料供应商加强审核。辅料生产商需要严格执行专门的辅料GMP规定。

  去年,中山新一轮医改拉开帷幕,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目标,开始探索建立“医联体”模式。

  上午7时20分,护士长赵月香来到绩东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准备开门,此时门口已有5人等候。其中3位老人空着腹准备来做免费血糖检查,其余两位市民因为支气管感染和孩子发烧前来就诊。安排好5位居民的诊疗顺序后,赵月香又陆续接待了前来拿药、咨询的居民。8时还没到,绩东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内人潮慢慢鼎沸,这里的医护人员迎来了新一天的繁忙。

  昔日门可罗雀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如今告别了人员、设备空转的“不景气”,站内一派繁忙景象。8年前,血常规、尿常规等简单检查,小榄居民都要往大医院跑一趟,但现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用赵月香的话说,这都是得益于“紧密型医联体”的建立。

  去年,中山新一轮医改拉开帷幕,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目标,开始探索建立“医联体”模式。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早在2007年,小榄镇就已率先推动镇内医疗机构形成分级诊疗格局,以“政府主导、社区主办、医院管理”的模式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为破解医改交出一份“小榄”答卷。

  6日下午5时30分,小榄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内喧哗渐渐退去,但在距离其不远的绩东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内仍人声鼎沸,两名全科医生诊室门外患者成群。

  “原来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老是担心出危险,都是把患者转到大医院。”赵月香说,“过去由于医疗设施差,心中没有底气,让我们这个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基本处于失守的状态。”

  “现在大不同啦。”赵月香兴奋地和记者说,“在我们这里现在除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心电图、B超以及妇女两癌筛查、常见肿瘤筛查卫生站也可以做了,而小榄人民医院就是我们的后盾。如今社区的老百姓可以低廉的费用,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2007年小榄镇已开始推行“区办院管”模式,着手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所谓“区办院管”,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房和基本设备,由居委会或者村委会投入资金建设,镇政府按照新建或改建的不同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补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成后,交给小榄人民医院以及陈星海医院管理。

  在运行中,基层卫生站是具有独立法人、独立账户、独立编制的政府主导公益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而功能被明确为“医疗、预防、保健、养生与公共卫生服务”,镇属两所大医院则从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帮助这些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福利性,镇政府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对群众的一般常见病提供价廉、有效的门诊服务,要求人均日门诊费用要控制在20元之内。从2010年开始,小榄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服务的户籍人口每人45元的额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补贴,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专门账户,保证政府发放的补贴款全部用到社区,不会被主管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挪用。如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服务的社区人口约为5000人,按照补贴方案,该站可以拿到22.5万元补贴。

  随着中山医改进入深水区、攻坚区,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并不是名义上一联了之,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才是医联体建立的重要目标之一。

  经过8年的探路,小榄构建的紧密型医联体独具特色:打破体制的藩篱,实现双向互补转诊,技术、信息、人员、设备、财务、教育培训、行政管理一体化。

  前不久,绩东一社区的居民张锐(化名)陪父亲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该站的医生建议其父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原本以为要跑一趟大医院的张锐被告知在站内就可以抽取血液样本后,甚感意外。

  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完全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一点影响,不过在

  文章导读 #160; #160;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很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大家常常能够正常的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