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这种面料有没有?”在中国轻纺城市场里,时常可以听见这样一种声音。它来自于除了采购商之外,市场最常见的一个职业--找样服务人员。这是随市场扩大规模化发展所衍生出的新兴行业。作为面料的海洋,中国轻纺城市场几乎囊括了所有面料品类的产品。随便走进一家门市部,光了解店内所展示的面料样品就要消耗不少时间,更别提在市场快速挑中满意的面料产品。于是,代为找样服务便应运而生,为企业、采购商高效解决找样难题。
记者在走访北市场时,看到一位身材矫健、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正在一楼秋冬面料专区寻问样衣同款内衬的毛绒面料。只见他与经营户交流完颜色、克重、门幅等信息后,便拿着样卡,急匆匆地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在和记者沟通的同时,李伟不停的刷新全球纺织网APP页面抢单,李伟说道:30-40%的找样服务来自全球纺织网。
为什么市场里的找样师傅年纪都不大?面对记者的疑问,李伟笑着回答:“找样服务并不适合年龄偏大的人群,一是需要足够的体力、二是要良好的记忆力。当然,还有一些资深的师傅在积累一定的资源后,转到市场从事面料生意。当然高科技手段要用上:先全球纺织网APP抢单,再有布APP搜图对花型,到市场触摸屏找对应门市部,这样事半功倍,有的放矢少跑腿。”李伟和记者说,原先他在染厂从事打版、打色等印染工作。2015年,在一次阴差阳错下,他离开了工厂,来到了市场周边的一家纺织行业服务型公司,专门负责市场找样。刚开始,李伟对面料知识了解得并不全面,对市场产品分布也不清晰。于是,他从东升路市场、东市场、北市场、联合市场等各个市场开始,挨家挨户地去了解与熟悉,经过了几个月的磨炼,他终于分清各个市场布局与产品类别。现如今,李伟对于哪个市场的哪个位置,甚至哪家门市经营哪款面料都了然于心。
“目前,客户的需求以秋冬类面料为主,像我今天就要去寻找灯芯绒、毛绒这些面料产品。”李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无纺布袋中,有五、六款需要寻找的面料样品。同时,记者在跟随李伟找样的过程中发现,他仅凭手感就能够迅速识别面料样品的匹配度。“有些面料通过纹理的触摸,就能大概了解其成分。”在李伟的解释下,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人工找样的优点是品质的保证,这也是找样师傅的竞争实力体现。“不单单是找样,有些长期合作的客户,还常常要求配合提供后续对接服务。”李伟补充道,验货、发货等这些后续配套服务,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他的“把关”,可以免去服装公司、工厂等采购方不少后顾之忧。
这些年,李伟靠着两条腿,在市场里来回穿梭。除了以行动铸就梦想外,他还对市场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在他眼里,市场既熟悉又陌生。原来,近几年,中国轻纺城各大市场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逐步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为经营户、采购商以及找样师傅们提供了一个便捷、舒适的经商之所。像李伟这些整日以市场为中心的纺织从业人员,他们难以发现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却每日用脚步丈量市场发展新宽度。(图、文/张燕)